中国记录通讯社贵阳讯(记者 王玉伦):9 月 28 日上午 11 时,贵州省图书馆特别联合贵州省胡氏贵州龙研究院、胡氏贵州龙化石馆共同举办了 ” 贵州龙走进图书馆 ” 系列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传播地球科学和古生物学科普知识,打造贵州龙化石国际品牌,促进贵州地质文化旅游发展。
贵州美协主席廖志恵,贵州非遗发起人游前声,国际摄影学会常务主席张桂珍,国际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朱海峰,贵州紫砂专委会主席李兰,贵州收藏协会刘开月,白晓德应邀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胡氏贵州龙研究院院长胡小波先生向大众介绍了他与贵州龙故事,并展示了贵州龙的研究成果,让大众了解到贵州是古生物王国,是全球三叠纪古生物化石宝库,而贵州龙就是三叠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海生爬行动物,堪称恐龙家族的“鼻祖”,它再现了2亿多年前贵州龙动物群的生活形象、生态环境、地质灾难以及地质变化等,对古脊椎动物学、古动物地理学、古生态学、和古生物埋藏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是风景秀丽的 “地质公园省”。两亿多年以前的贵州却是一片茫茫大海。时光飞逝,沧海桑田,改天换地的造山运动形成了今天贵州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岩地貌,以及蕴含着丰富古生物化石的沉积岩。贵州也因此成为国际地质学界公认的“沉积岩王国”和“古生物王国”,有“全球三叠纪化石宝库”的美誉。
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已故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先生在贵州省兴义市绿荫山村的浪雾山上采集到第一件被当地老百姓叫做“四脚蛇”的石板。同时,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研究员又补采到一批小型爬行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钟健研究员研究后命名为“胡氏贵州龙”。
1995年5月21日的《光明日报》以“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为题报道,震惊世界。兴义因发现世界军见的贵州龙化石被称为“贵州龙的故乡”,声远名扬,成为中国和世界关注的焦点。
贵州龙是一支在向水生生活适应过程中逐渐演化的过度性物种,它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曾经是茫茫大海的见证,是我们这一片土地对生物进化、物种起源等科学研究的依据,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贵州龙生存于距今约2亿3千七百万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它是一种小型海生爬行动物,形如蜥蜴。贵州龙的成年个体长度多在22至37cm,一般不超过40cm。贵州龙体态小巧玲珑可爱,它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主要靠身体和尾部的摆动,借助前肢划动在水中游泳;也能像鳄鱼一样在岸上匍匐前行,喜食小型水生动物。
贵州龙动物群以化石丰富、完整,能全面反映贵州龙在婴儿期、幼儿期、少儿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一生六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因其化石保存完好而享誉国内外;同时,在兴义还出土了大量珍、稀、特、美的贵州龙化石标本:比如有彩色贵州龙化石标本;有多条成年贵州龙共处一起的化石标本;有幼体和母体共处在一起,有疑是正在分娩的罕见化石标本;还有贵州龙与多种鱼、虾共生化石标本等等。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贵州龙化石标本,栩栩如生地展示了贵州龙繁盛完整的一生。
贵州龙作为贵州古生物王国的形象大使,每一件化石都真实再现了远古贵州龙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全景般地讲述了贵州龙的生命传奇。同时,贵州龙的灭绝也告诉我们,要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倍加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最后,观众在贵州省图书馆一楼参观已经布展完毕的贵州龙化石展、科普知识展、文创产品展,亲自体验VR看恐龙项目,观众借此次展览机会,更加深入了解到贵州龙文化。
本信息由公众编辑 新青年 NEW YOUTH 审核 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youth.org.cn/china-news/2019/10/03/archives/5941